格力进军智慧化是什么打法 - 上海安防监控培训学校
智能化、智慧化是目前产业的趋势,新技术创业公司的面孔多,而传统企业也需要我们用新眼光去看待。传统家电企业格力进军智慧化,董明珠一反往常高调的姿态,这次将“自主研发”、“慢”等提出来,十分低调。在智慧化领域,看看这次格力用的是什么打法?
格力力推智慧化 成果初现
近日出现在各大场合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带着格力机器人频频亮相。机器人已经成为格力这盘“多元化”大棋中至关重要的一子,也是董明珠近年最乐于向外展示的最新成果。董明珠说,她投资的珠海银隆“现在清一色是格力的装备”。
其实,机器人只是格力电器智能装备家族的一员,目前格力智能装备覆盖10多个领域,有超过百种规格的产品。而其智能装备产业业绩的爆发,也成为格力电器实现“规模再造”目标的重要推手。
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体系包括注塑整体自动化、钣金工厂自动化、加工自动化、检测自动化、AGV智能物流系统、热交换器自动生产一体化等。而格力工业机器人体系既有机器人本体加工、机器人组装工厂,也有机器人减速机加工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格力电器这一智能装备的产品线仍在扩充之中,其还将涉足更多领域。
2017年,格力电器动作频频,其股价在资本市场上也表现活跃,屡创新高。从今年1月6日的最低价24.85元到11月24日的最高价48.19元,在10个多月的时间里,格力电器股价翻倍,涨幅达94%。公司市值也创出历史新高。
格力智慧化的打法有什么讲究
实际上,从2015年初至今,格力电器股价一直处于上涨状态。两年间,格力电器股价从15元左右上涨,累计已经增长超过200%。
或许你感觉有点眼花缭乱,但是华强智慧网小编和你一起畅谈下格力走智慧化之路的打法。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格力“智能装备时代”始于2012年。那一年,董明珠当选为格力电器董事长,其上任后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策上马智能装备项目。一年后,格力电器设立自动化设备制造部和自动化技术研究院,2015年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格力智能制造渐成规模,并形成智能装备产业格局。目前格力电器自主研发产品涵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以及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超过百种规格产品。
智能设备投入不设上限。行业沉浮,掌握核心技术才有话语权,格力电器每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元,而在智能装备上的投入,格力电器的原则是“按需投入、不设上限”。足见格力电器对智能装备产业的重视程度。“在格力电器,研发投入没有上限一说。只要确定研发方向,需要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即使遭遇失败,仍要继续进行,直到成功为止。在发展智能装备上,格力可以说是不惜投入重金进行科技研发,宁可慢三年也要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一位格力电器高管表示。
董明珠的自我营销深深烙上格力印记。在过去一段时间,“做手机”、“造车”和“造机器人”,都成为董明珠身上最热的话题。“造车”虽还未尘埃落定,但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无疑已成为格力电器业绩贡献的重要力量。在各大场合,董明珠都不遗余力的向外界介绍自家的机器人产品,这给格力省了不少广告钱。
小编写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格力已经不是格力。目前格力围绕机器人和精密机床两大产业的深度布局,将成为其转型的主要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