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押注智能音箱 赌的不仅仅是智能家居 - 上海安防监控培训学校
2017年的热词有很多,除了共享单车,人工智能之外,还有就是智能音箱了。智能音箱在下半年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尤其是在电商促销节期间,销量创历史新高,有望在2017年年底突破3000万台大关。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音箱这场匆忙的战役中,参赛选手大多为平台型巨头,在国外有亚马逊,谷歌,国内有阿里、百度等等。巨头纷纷押注智能音箱,到底在赌什么呢?
巨头们押注智能音箱 赌的不仅仅是
从产品形态及场景来看,智能音箱恰似当年的蓝牙音箱死灰复燃后的升级版,但也不禁发问,巨头们纷纷布局,包括百度及阿里这些很少涉及硬件业务的基础上也驶入这一赛道背后的逻辑究竟在哪?
从产品功能上看,相对于传统音箱,这一轮的智能音箱卖点主要集中在语音人机交互与内容服务,比如基于智能系统的音乐、有声读物、甚至电商网购等等,甚至试图成为智能家居的中控中心,连接家居产品,但反过来看,无论是音乐、有声读物、本地服务还是网购等这些强行迁移的场景和服务大都是多此一举的鸡肋化服务,而至于智能家居入口这个概念也成了巨头们纷纷布局智能音箱看上去最为合理的理由,但真正的逻辑真的仅在于此吗?
在移动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概念走俏,大多数观点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一定是万物物联的物联网,那么入口之争也是必然之中。
抢占智能家居入口会走上智能路由的老路吗?
目前来说,对于巨头们为何争相布局智能音箱,看上去最为合理的答案如同上文所说是为了抢占智能家居的入口,但纵观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更迭,那些看上去具备入口属性的产品最后往往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产品。
在智能手机爆发后,关于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争了数年,有浏览器之争,也有新闻客户端之争等等,而始料未及的是诞生了超级APP微信与支付宝,在如今格局初定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关于入口问题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15年开始,智能路由器如同如今的智能音箱一般成了巨头们、创业者争相布局的“物联网入口”,在当时的论断里,仅通过一台路由器,无须在电脑和手机上做任何设置,即可实现上网加速、视频广告过滤、智能限速、手机远程控制、甚至是“科学上网”,甚至硬件属性,还给路由器打上了iPhone一般的标签。
彼时,“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将其定义为“家庭数据传输/交换中心”,果壳电子黄冬则将其定义为“家庭信息中心”,在场景的描述上,更是绘画出了未来世界的美好场景,比如可以自动推送电视剧,不需要缓冲,在手机上看什么,传输到路由器回到家电视自动续播,以路由器作为智能平台的硬件支撑和以第三方智能应用插件作为软件系统支持的智能WiFi系统。殊途同归的观点现在看来恰恰成了说谎给自己听,别人没信自己信了的翻版。然而这样的美好未来在半年之后销声匿迹。
在物联网入口之争间隔两年后,智能音箱重新担起了入口重任,这一次又有了新的装备,即语音人机交互,语音交互技术的傍身也展现出对智能家居场景的完美契合,恰恰也是物联网入口最为关键的技术,但技术之外,大多数观点为其赋予了流量入口的属性,而流量入口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因为所有的入口型载体最后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简单来说,语音人机交互是智能家居甚至物联网入口的准入条件,而流量入口是在成为入口之外才会产生的属性,目前来说智能音箱只是具备了物联网入口的语音交互这一准入条件,而对于物联网来说目前尚未形成行业标准,未来还存在着巨大的变数,关于物联网入口,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载体,虚拟的还是实体的同样充满着变数,智能音箱只是一个载体的尝试,毕竟除了语音人机交互,在其他场景我们尚未看到更多的变革点。甚至可以想象的是,未来的智能家居或许并不需要这样一个入口,实现语音交互是每一个硬件产品自带的属性,比如对着冰箱说开门,对着电视说开机等等。
华强智慧网结语
纵观智能音箱今年的发展,虽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这其中少不了巨头用资本助推的作用。实现万物相连,路长且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