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参半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 阜阳安防监控培训学校
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的欢呼迎接和资产阶级的诅咒批判之中诞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马克思出生后整整两个世纪的今天。可谓创造出来人类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评价很少出于纯粹学术性的,多数是出于政治立场带着政治有色眼镜的,因此,要么全然否定,要么容不得一点不同的批评意见而全面肯定。这种非此即彼的待遇当然源于马克思学说自身浓重的政治色彩。
于今日之中国,马克思仍然受到两重待遇,情况就有点让人迷茫了。赞同和批判的两方面态度,几乎可以肯定这不是学术谈论,而是来自如故的两个阶级阵营,这是符合逻辑的推断——因为马克思主义涉及到了最根本的东西——利益,个人的和阶级的利益,而肯定和否定不可能出自利益集团或阶层的反方面。
然而,当今的中国,还存在马克思当年面临的严峻的阶级分化吗?有吗?存在吗?在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的带领下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卓绝自信满满的努力之后,还有吗?
否认怕是苍白无力和无用的。保卫和批判的激烈对峙就是思想上的明证;而匀速攀升至世界前列的基尼系数是经济实践上的明证。否认,解释不了拥护和反对的声音来源;而肯定了阶级对立的存在,就完美解释了双重声音的来源;但肯定了阶级对立的存在,也就等于把执政共党近百年的努力一笔抹杀——因为马克思要求其思想追随者做的事情就是消灭阶级——先由无产者联合起来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最终人人有产达到无产阶级自己的消亡。
双重声音的存在都可以理解——因为和两个世纪之前一样,阶级对立情况严峻,贫困人群的队伍和资产阶级的财富都在迅速增长。新生无产阶级依然需要《资本论》这本革命圣经的指导来改变命运,而新生资产阶级需要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
个人评价,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对错参半。这不是和稀泥。对的,是其中的政治学部分;而错的,则是经济学部分。
先说正确的政治学部分。这里说的对√,用词可能不当。马克思的政治学绝对是“政治正确”。为大多数基本民众的利益而执政,这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执政党敢说一个不字,不论是号称民主政治还是天下为公还是天下子民,没有一个政党说自己是代表少数人的,而大资本产阶级正是不会被执政党声称要代表的人口少数阶层。民主政治的民粹化趋势强化了“代表多数”的政治正确性。况且马克思主义从来都反对民粹化——《******宣言》当中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全球化和“工人没有祖国”,宣言的结束语就是面向全世界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自己就因为被多次放逐而宣称自己是无国籍的世界公民。
马克思是坚持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据此总结出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有哪位历史学家今天能够站出来说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内的地方政权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中央政权的朝代更迭,哪一次不是阶级斗争?即便是选举政治,还不一样是不同方式进行的阶级斗争?!差别仅仅是斗争的方式和烈度。
穷则思变要变要革命,已经阔气的要稳定尚未阔气的要革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要自由不要压迫,这种革命理论和逻辑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证明——社会底层的阶级地位就是革命的充分而必要的理由。人性自由和有尊严地活下去——这就是不需要进一步理由的充分理由。
关心政治正确问题的人可以深究,贫富分化是不是合理?如果合理,出现大量无产阶级贫民的分化程度是不是可以普遍接受?私有制的商品生产是不是必然导致贫富分化?穷则思变要变要革命导致的朝代更迭和战争灾难的历史是否应该继续?
至于马克思错的一半经济学理论,之前可谓是已经连篇累牍了。现在只说说其劳动价值论自身的不能自圆其说。如上所述,这是多余的。
政治立场的斗争是不是已经实际上已经改变了世界?为何无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国家迟迟没有爆发?为何社会主义的国家要么放弃马克思主义重回资本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处于被攻讦到需要保卫的地步?下面的解释可能会引起新的攻讦。
马克思的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是第一,他用不具有劳动本质的体力耗费当作劳动,并以此展开经济学论述,直接将进行真正劳动的阶层和人员排挤到了“劳动者”之外。当然,这可以(也只能)解释为是一种政治需要。第二,考察劳动的量,最弱的指标就是其中体力耗费的持续时间,但马克思毫无论述地直接给出结论——用劳动时间来代表劳动量。
正确的方法,劳动的量W应是劳动强度、难度、对象价值、环境等等因素的综合L在时间T上的加权,即W=L*T。在假定L不变时才能用时间T代表劳动W。如果L相同且不为零,则W与T成正比,可以T来计量W。但现实的常态是L是变化的,则不可以用T代表W。极端情况是L=0,如观察者,只需要他定时观察仪表上数值变化加以报告,他的工作现在可以用一个几十元的工业摄像头加以替代。摄像头不是劳动者,能够替代这个工位,是因为这个工位的工作本来就不是“劳动”,就是一个有机物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否认这一点,就要承认“工具劳动论”是正确的,但马克思显然不会承认工具劳动论,因为这样就会掉入要素价值论的逻辑圈套当中。
在马克思这里,一切都是颠倒的。最不具有劳动者本质的人被马克思赋予了垄断性的劳动者资格。
马克思在劳动概念这样做,是为了迎合他自设的一个假定的“道理”——产品应该归属于其创造者。但这个道理从来都不是事实——自然界的生物就是一个食物链结构,几乎所有的食物都不是猎食者自己创造的。浆果生于树木归猢狲享用,羔羊生下来落入虎狼之口。紧跟自然科学脚步、强调人首先是自然人的马克思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在价值论部分,用劳动计量价值,只能说是马克思对价值计量方法的一种个人看法,而不是价值是什么的价值定义。可行性还在于“劳动”概念的正确。
百度收录查询:对错参半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 阜阳安防监控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