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前行 国内大型活动安保技术演变 - 阜阳安防监控培训学校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厦门金砖会议,近十年的时间里,历经多项国际会议和体育赛事的锤炼,中国举办大型活动的能力显著提升,并为国际社会所称赞。而在这个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不断创新的安保技术的支撑。
2008年至今是安防行业发展变化巨大的十年。大型活动会议对安防的建设要求等级高,是安防技术的重要竞技场,每一轮活动应用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系统和技术可以说是安防近十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映射。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在大型活动安保建设上有诸多实战经验的安防企业,就大型活动安防应用的特点、变化、经验积累以及新应用、新趋势等进行总结与探讨,希望对行业人士有所启发。
参与嘉宾: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程洋;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服务部总监:李剛;上海依图科技有限公司安全事业部副总裁:罗忆;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市场总监:刘志强;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映庭;宇视科技存储与网络技术总监:于海游
问: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国际性重要会议活动、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多,其中安全保卫工作成为了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您认为技防在大型活动的安保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大型活动安防建设对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陈映庭: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交往的扩大,大型活动与日俱增且呈现出规模大、规格高、国际化的特点。技防在大型安保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公安系统警员编制有限,向科技要警力是个必然的选择,技防在很大程度上为民警增效减负,所以在大型活动的安保上必须加强技防建设,将人防、物防、技防完美地结合起来。从目前来看,大型安保工作已从以人为主的模式发展到如今智能化科技化模式的转变,高科技的投入使安保措施更加严密。
于海游:受经济增长、城市化以及视频监控技术发展所驱动,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保持强劲的两位数增长,中国是其中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近年来表现持续强劲,发展速度超过全球其他地区。在技术和方案实践层面,中国也因快速发展和容量巨大,成为应用和锤炼全球最先进技术方案的场所。尤其是在大型活动安保中,由于大型活动通常规模大、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等,决定其安保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由于高风险性决定其使用到的安防技术必须绝对可靠、稳定;此外,为确保万无一失,大型活动偏好引入成熟的高精尖技术。由此,像奥运会、亚运会、APEC、G20、金砖会议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往往成了安防新技术的竞技场。因此,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能够带动中国高端视频监控市场的增长,解决方案供应商必须具备高质量标准以满足最终用户的期望。
问:从实战经验来看,大型活动的安防系统建设与应用有何主要特点明显区别于常规安防系统?
刘志强:早期的活动安保通常人防比重较高,技防占比较少,而且技术手段也比较单一。从近年来科达参与的活动情况来看,大型活动安保正在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对已有资源的整合要求越来越高,金砖会议就非常典型,全市30000多路监控资源,建设时间不一、厂商不一,这些资源都要充分整合;二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通过云计算、深度学习、大数据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减轻安保人员在人员、车辆管控上的压力;三是移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多,比如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现场用了300多套科达移动警务进行观众身份核验,“16+1”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活动中采用数十套无线车载图传将引导车图像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峰会也都应用了大量的科达移动警务、执法记录仪实时传输安保现场视频;四是指挥调度手段越来越丰富,在“16+1”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活动中,科达为整个会议提供了从出行到驻地、再到应急响应全面的科技支撑,通过全省公安一键点调系统,将现场指挥部、市局指挥中心、省公安厅、上海市公安局以及公安部连成了一张覆盖苏州、上海、南京、北京的扁平化指挥调度网络,大大增强了会议保障的应急响应能力。
陈映庭:这几年来大型活动安防系统建设与应用表现出:第一,高科技产品被广泛应用。如身份认证、安检设备、行为识别、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现场图像监控、移动图像采集传输、实时可视调度指挥,从3G到4G、从二维地图到三维地图等等。第二,立体化安保凸显。从有线到无线通信,从地面到空中等构建立体防控体系。第三,大数据深入应用。基于各种应用系统的打通,各种数据融合应用,构建更为高效的大数据集成安保系统。如高新兴在业内首先推出的立体防控云防系统,基于高空的AR增强现实摄像机为入口,采用增强现实技术,结合视频画面中标签的动态标注和静态标注,集成民警4G执法仪、对讲机、巡逻车、无人机等各种语音、视频和位置信息,同时打通视频平台、执法办案平台、警综平台、110指挥平台等数据,为大型活动安保构建立体化的防控体系。
问:自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至今,近十年的时间里安防企业历经多项国际会议和体育赛事的锤炼,就您的观察在这十年的跨度上大型活动安防应用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程洋:纵观近几年国内、国际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安保工作,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变化:第一是安防系统建设越来越完善,主要体现在点位布建越来越科学,前端设备越来越丰富,后端系统越来越强大。针对城市外围、主城区、核心区域、主会场、安保路线,针对高危人员、高危车辆、高危场所,都采取相应的技术管控手段和安全保障措施。
第二是智能化应用集成程度不断提高。以车辆识别来举个例子,如果一辆车从城市外围开车进入主城区,车辆会被沿路卡口抓拍,后端系统会实时对抓拍到的车辆图片进行X光式的扫描,在无牌套牌的情况仍然可以找到真实的车辆信息,如果车主或者车主的亲属为高危人员,系统就会立即报警并联动警员实施拦截。此外,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等出入口,过往人员都会被人脸卡口抓拍并进行实时人脸比对和预警。除了车辆识别和人脸识别,还有人员流量统计、交通态势分析、事件检测、视频接力、全景拼接、枪球联动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技术都已经普遍应用在安保工作中。
问:从以往的项目来看,重大活动的安防系统建设与应用往往都是多家安防企业参与其中,那么众多安防产品与系统是如何协调统筹的?在建设应用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